Back to Blog
藍諾-Vlog怎麼拍

Vlog怎麼拍?一支手機加上這知識拍出臨場共鳴

Nov 01, 2025

Yo~我是藍諾!我是一位專拍攝影以及生活Vlog的Youtuber,現在有20萬訂閱。你是不是也常看別人的 Vlog,心想:「我也想拍這種生活感影片,但我只有一支手機,拍起來一定很普通吧?」其實只要你有一支手機就夠了,加上一點觀念與練習,你也能拍出像電影一樣有故事感的 Vlog。今天就讓我帶你了解Vlog 是什麼、有哪些類型、如何用 iPhone 拍出好畫面、Vlog 拍攝技巧,讓你自己就可以拍出打造質感生活影片。

一、Vlog是什麼?

Vlog 是「Video Blog」的縮寫,意思就是「影片部落格」的概念,以前我們是用無名小站文字記錄,Vlog則是使用影片的方式,記錄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旅行或想法,透過畫面傳達情緒與故事,然後分享給大家。

 

但現在的 Vlog 已經不只是「紀錄」,而是一種「個人風格的展現」。有些人拍美食、有些人拍旅程、有些人分享職場生活,也有人用 Vlog 建立個人品牌、接業配或變現。

 

我自己剛開始拍 Vlog 時,也是很平常心,只是想記錄我移居到紐西蘭生活的點滴,沒想到後來有觀眾留言說:「看你的影片讓我也想出國工作看看。」我才知道,其實這類影片對於觀看者來說,才是最真實貼近生活的影片,只要拍得好,看的人就可以身歷其境,從你的Vlog感受到共鳴。

 

你也想用手機拍出這種共鳴感嗎?試試我的手機攝影全方位課程👆

二、Vlog有哪些種類?

其實 Vlog 沒有固定格式,如果依照最大宗的Vlog形式,大概可以分成五大種類。

  1. 生活紀錄型Vlog
    最常見的類型,像是「我的一天」、「週末日常」、「搬家日記」。畫面自然、輕鬆,看重真實感。
  2. 旅遊型Vlog
    記錄旅程的過程與心情,會著重風景、交通、美食的呈現。這類影片通常剪輯節奏快、活潑。
  3. 主題挑戰型Vlog
    像是「24 小時不花錢挑戰」、「一週只吃便利商店」,這類影片內容明確、娛樂性強。
  4. 創作型Vlog
    記錄你從事某種專業或興趣的過程,例如「攝影師的一天」、「帶你欣賞法國巴黎」等等。這類影片能引發好奇,吸引到有共同興趣的觀眾。
  5. 教學/分享型Vlog
    除了記錄,也會融入知識與教學,例如「如何拍好生活影片」、「剪輯影片課程」。
    這類型最適合想經營個人品牌或課程的創作者,把知識價值方想給需要的人。

其實拍Vlog真的沒有很難,也不用想的需要拍得非常有質感才能產一部影片,手機拿起來隨手拍都行。你可以先從簡單的生活紀錄開始,記錄自己吃什麼,想跟大家分享什麼等等,慢慢摸索到自己喜歡的風格。Vlog 沒有標準答案,只要符合「拍得開心」和「拍出自己」兩個原則即可。

三、Vlog怎麼拍?用iPhone拍生活Vlog✅

很多人以為 Vlog 要用單眼或微單,但其實你的iphone就可以滿足一般的Vlog需求,因為Vlog拍得好不好、受不受歡迎其實關鍵點在於你整個影片是不是呈現你本人的真實感,硬體設備不用非常好。當然,如果你已經很會拍,對鏡頭的說話也已經很自然了,你可以開始學習一些更好的方式,讓你的Vlog更有質感👉手機攝影大師班

  1. 畫質夠好又輕便
    最新的 iPhone 鏡頭解析度高、HDR 效果穩定,重點是你不用背三公斤的設備。隨手拿出手機就能記錄當下的光線、氣氛,這種「真實感」才是生活 Vlog 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  2. 穩定性非常高
    iPhone 的防手震功能非常強,尤其是你在走路、登山、旅遊時,它能自動修正晃動,畫面看起來像有在用穩定器。很多學生拍第一支 Vlog 就會驚訝:「為什麼手機拍起來這麼穩?」其實不是你拍得特別厲害,是iPhone本身就有一定的穩定性啦!
  3. 內建剪輯超方便
    用 iMovie 或 Adobe Rush 就能直接在手機上剪片。像我平常拍完一整天的旅遊素材,晚上在咖啡館用手機剪一剪、上字幕、加BGM,十分鐘就能完成一支日常影片。不需要打開電腦、不需要傳檔案,一支手機就是你的拍完直接剪。

 

如果你要再進階一點點,使用專業、免費又好用的軟體,我剛好有一個課程是達芬奇全方位實戰剪輯教學,這堂上完你就是Vlog完全體了。

四、Vlog 拍攝技巧:讓觀眾有共鳴的五個關鍵

  1. 一開始就說出主題
    例如:「今天我要挑戰用100元過一天!」
    開場三秒就讓觀眾知道你要幹嘛,這樣他才會願意看下去。
  2. 多用「動態鏡頭」
    別老是站著拍或自拍。
    可以試著邊走邊拍、轉身帶動鏡頭、拉遠帶入環境。這樣畫面會更有生命感。
  3. 拍「生活的聲音」
    例如泡咖啡時的水聲、走在街上的腳步聲、風吹過樹葉的聲音。
    這些聲音會讓你的影片更真實。很多人忽略這點,其實它比音樂更能營造氣氛。
  4. 製作「過場鏡頭」
    過場鏡頭就是那種連接片段的畫面,例如:天空雲彩、倒水、拉拉背包拉鍊。
    這些畫面會讓你的影片節奏更順,也能自然轉換場景。
  5. 用自然光拍人像
    如果你在戶外拍攝,把人放在「側光」的位置(光線打在一邊臉上),畫面會有立體感。在室內的話,靠近窗邊拍、避開頂光,就能拍出乾淨、柔和的皮膚色調。反正就是:光線夠 → 畫面穩 → 節奏平順,你的Vlog自然就會有專業感。

五、Vlog如何拍得更好?推薦藍諾攝影課程

看完以上掌握基本技巧後,下一步就是學會一些Vlog要具備的關鍵細節,有邏輯地拍、有節奏地剪、有故事地講。但必須得說,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如何將你的手機發揮100%的效用,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學習,3000元以內就可以學到我自己身為導演的專業攝影能力
以下兩堂課,我非常推薦給想用手機拍出高質感Vlog的你。

【手機攝影入門課程】全方位 iPhone 實戰攝影課:15 步拍出專業感

課程特色:

  • 只用一支手機,教你從「靜態拍照」到「動態拍攝」再到「剪輯」完整流程。
  • 掌握光線構圖、運鏡、收音與後製的核心技巧。
  • 用最輕鬆的方法拍出你生活中的故事。

適合誰上?
想開始拍生活Vlog、旅遊紀錄或個人品牌影片的新手。
學完後,你不只是會拍,而是知道如何拍得有感覺。

👉了解更多此攝影課程

【手機攝影大師班】學會用剪輯人的角度思考:掌握 5 種常見影片類型

課程特色:

  • 一條龍教學,從腳本構思→拍攝→剪輯→導出作品。
  • 教你用「導演思維」拍影片,讓畫面更有故事力。
  • 涵蓋旅遊Vlog、小型紀錄片、房間開箱、人像與產品影片。

適合誰上?
想讓手機拍攝更有節奏、更有專業感的人。 

學完後,你不僅會拍,也會懂得如何「用鏡頭說話」。

 

👉了解更多此攝影課程

Vlog 的魅力不在於畫面多厲害,而在於你能不能用影片傳達「真實的自己」,有時候自己拍,以為是自己的樣子,但觀眾的感覺可能不是,透過課程,你可以用第三方的角度來驗證自己拍出來的感覺,這樣能更接近真實。

 

Don't miss a beat!

New moves, motivation, and class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. 

We hate SPAM. We will never sell your information, for any reas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