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 to Blog
藍諾-數位遊牧是什麼

如何開始數位遊牧?3大類型、6種特質、5個優缺點比較

Oct 27, 2025

Yo~我是藍諾,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應該剛剛完成我人生清單-第一次跳傘。

這個主題只能說再適合我不過,我現在就是一位數位遊牧工作者,目前移居到紐西蘭生活。數位遊牧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,但是大家普遍認為這只存在於理想之中,不知道如何實踐。這篇文章我會告訴你什麼是數位遊牧者,以及如何最快速實現你的夢想,一起自由遊牧起來!

1. 數位遊牧是什麼?

 

「數位遊牧」(Digital Nomad)這個詞你可能聽過很多次,它的前身是從遠端工作延伸而來的,但如果要我用一句話總結:就是「你不用固定坐在辦公室、也不必每天進公司,有網路、有筆電的地方工作、同時也可以旅遊生活」的生活方式。

 

為什麼現在會流行?因為科技跟網路普及、遠距工作機會變多,且我們的教育程度提升,思想開放,開始更重視所謂的自由度,再加上疫情以後,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「我為什麼要到辦公室?我為什麼要一直待在這裡,我的人生還很長」這些問題。慢慢的給了我們工作也能實現「時間自由」+「場域自由」的可能性。

2.遠端工作跟數位遊牧工作的差別在哪?

 

很多人會把「遠端工作」跟「數位遊牧」搞混,但其實兩者的核心差異在於「生活型態」。遠端工作(Remote Work)是指你不用進公司上班,可以在家、咖啡廳或任何地方工作,但你大多還是有一份固定的工作、固定的公司與穩定的收入來源。


而數位遊牧(Digital Nomad)則是更進一步的延伸——它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,更是生活哲學上真正的改變。數位遊牧工作通常不受地點限制,他們可能每隔幾個月就換一個城市或國家生活,以自由接案、創業、經營個人品牌或課程收入維持生活

 

  • 遠端工作是「在固定地方工作,但不用進公司」。
  • 數位遊牧是「在不固定地方生活,同時能維持工作與收入」。
    一個是工作型態的自由,另一個則是生活的全面自由

為什麼現在會流行?因為科技跟網路普及、遠距工作機會變多,再加上疫情以後,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「我為什麼要到辦公室?我為什麼要留在同一城市?」這些問題。這種模式給了我們「時間自由」+「地理自由」的可能性。

2. 數位遊牧工作的三大類型

好,知道什麼是數位遊牧,那麼「我可以做什麼工作來達到或是靠近這樣的生活模式呢?」

  • 自由接案/Freelancer:像是寫作(copywriter)、編輯、圖像設計、影片剪輯。這類工作通常只要筆電+網路就可以。
    社群媒體經營、數位行銷:因為這些工作往往需要網路但不需要固定地點。像是經營 Instagram/YouTube/部落格、做數位行銷、SEO。 
  • 軟體開發、程式設計、App 開發:門檻較高,如果你有這樣的技能,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,只要有網路即可。 
  • 線上創業/被動收入(你也可以做到!):比方說你建立自己的課程、會員社群、數位產品,透過系統運作、在你旅遊的同時還能持續有人購買。這也是我自己目前數位遊牧的模式,你也可以簡單做到。

3. 數位遊牧者須具備的特質有哪些

如果你心裡想「我也想試試看數位遊牧」,那麼就要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備或願意培養以下這些特質。這裡我跟據我所遇到的問題,整理出六大點給你。

  • 自律&時間管理能力:因為你沒有主管在旁邊盯,你在異地也可能有時差、網路不穩、環境誘惑大。如果你不能按時完成工作,這條會成為瓶頸。
  • 適應力強:從一個城市換到另一個城市、住宿環境、網路、語言可能都不同。你要能快速適應新環境。留意:研究指出,「數位遊牧者常有較強的適應能力」。 
  • 技術與工具熟悉度:雖然不需要像工程師那麼深入,但你至少要會使用線上溝通工具(如 Slack、Zoom)、雲端硬碟、協作平台等。
  • 自我啟動心態(Self-starter):很多事情你要主動設定、找到客戶、處理突發狀況。不是固定每週上班 9 to 5,有時你得自己主導進度。
  • 財務意識與風險承受:因為地點變動、收入可能不固定,你得懂得規劃財務、備有備案。這部分很多文章提到是遊牧生活的「隱藏挑戰」。 
  • 清晰目標與規劃:玩了旅遊感覺很好,但如果沒有工作系統、沒有收入模型,很容易變成「旅行+無收入」模式。你得知道為什麼要走這條路、下一步做什麼。

上面列了這麼多,基本上就是說,你需要有一定的規劃能力以及自律能力,看起來門檻很高對吧?但如果我說,我有一個方法可以教你把你的專業能力直接變成能夠持續帶近訂單,還能夠把你的所學交給需要的人,你是不是覺得更好實現了呢?

4. 大家都去哪裡數位遊牧?

數位遊牧並不是隨便「哪裡都可以」,很多人選擇目的地時會考慮網路品質、生活成本、語言/當地社群、時差、簽證制度等等,當然啦,安全還是唯第一優先考量。我身邊的數位遊牧工作者大概都在這些地方比較多。

  • 東南亞:像泰國清邁、越南胡志明市、印尼峇里島。因為生活成本較低、氣候好、社群多。
  • 歐洲某些城市:例如葡萄牙里斯本、葡萄牙馬德拉島、西班牙某些地區。適合想歐洲生活的遊牧者。
  • 拉丁美洲/中南美:例如墨西哥、哥倫比亞、等。
  • 澳洲/紐西蘭:雖然生活成本比較高,但環境優美、英文環境、網路也夠好。我幾年前也才剛從台灣搬到紐西蘭,真的很推薦這邊的環境

我在紐西蘭的生活大致像這樣:早上在小咖啡館開筆電、做線上教學/課程設計的工作,中午出門走走或去公園湖畔看看湖看有沒有什麼新的靈感跑出來,下午去吃個茶點、晚上稍微整理隔天工作內容,還有一點時間的話我會來拍拍我的Vlog記錄一下生活,對,就是這麼簡單瀟灑。

5. 數位遊牧的優缺點比較

接下來這段是我自己數位遊牧這麼多年,跟你分享五個我認為最大的優點/缺點,我直接幫你整理成一張表了。

項目

優點

缺點

自由度

地理+時間高度自由

責任感重,需要自律

職場邊界

可以打造自己生活/工作節奏

工作與生活界線模糊

生活體驗

每天可能都有新體驗、新地方

經常變動可能歸屬感會不穩定

收入模式

可建立被動/系統化收入

初期或不穩時期可能壓力較大

工作環境

可遠距工作+選擇環境

可能缺乏固定同事陪伴

從我的經驗來說,雖然有缺點,但優點還是遠大於缺點的。如果你願意事前做規劃、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系統,把安心護城河打造好,就完全不用擔心。

6. 我什麼都不會,如何開始數位遊牧?

如果你現在心裡有:「我其實什麼技能也沒有/也沒什麼工作經驗,但我很想試試數位遊牧」的想法,沒問題。這裡我用我自己的模式來跟你分享。我的商業模式就是:教大家打造自己的線上課程,賺取被動收入。我把這個模式拆成七個步驟,供你參考。

  1. 找到你的主題/強項:即便你覺得「我什麼都不會」,但你一定有一些興趣、一些經驗、或者你願意學。選一個你願意深入、願意教別人的主題。
  2. 學習+精通:用線上課程、書籍、實作去深入瞭解這個主題。數位遊牧者也要有「技能」可在遠端時也能顯現出價值的技能。
  3. 設計線上課程:把你的專業技能轉化為「課程內容」+「學員可學習的成果」。錄影片、做教材、設計流程。這不用特別去學什麼技能,你自己本身的工作崗位就是一種很專業的技能了。
  4. 建立銷售系統/被動收入系統:像是建立電子報、社群媒體、網站、銷售漏斗,讓人自動看到你的課程、購買你的課程,即使你人在旅行,也能有收入持續流進。
  5. 選擇遠端的工作環境:你要確認課程平台、網路、時差、付款方式、課程管理這些都能在異地操作。
  6. 測試+優化:推出課程後,看學員反應、調整內容、優化流程。這樣你慢慢把它變成「能自己轉動的齒輪」。
  7. 複製、擴大/多元化收入:當你第一條課程可運作後,你可以再做第二條主題,或者做會員、工作坊、顧問服務等,把規模擴大。這樣你的被動收入池會愈來愈穩。

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。我跟大家一樣,不想天天被上班綁住,哪裡都不能去,有時候我還會很討厭自己那種責任感,遇到事情不順就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內耗自己,惡性循環。我想有自己的節奏、能夠選擇想在哪裡工作,所以我選擇「教別人做課程+系統化被動收入」這條路。

現在在紐西蘭,我雖然還在持續學習與優化,但已經比以前在固定辦公室上班的日子更自由、更有掌控感,而看到這篇的你,恭喜你,你只要幾千塊就可以做到,我會手把手教你。

「那要先從哪裡開始?」先選一個主題、先針對一小群人開始,不用一開始就想很大,先有第一條可運作的課程/產品,再慢慢往上。把焦點放在「你可以為誰創造價值」「別人願意付費」「你可以線上操作」這三點就好。

7. 數位遊牧工作不用很厲害,學會打造轉動的齒輪

最後來做一個總結,也是我給你的心裡建議。你其實不必覺得「我一定得會很多語言」「我一定得有超強技能」才踏上數位遊牧這條路。重點在於:

  • 建立自己能運作/別人願意付費的系統(像是線上課程、被動收入運作系統)
  • 確保這系統 可以遠端操作(你在哪裡只要有網路就能執行)
  • 讓自己逐步建立起收入的安心感(你不必天天擔心沒收入)

當你的齒輪打造好,它就可以無限轉動,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持續的微調而已。

再來你就會真正的體會到,工作,真的可以很自由!

不想上班!一起打造被動收入>>加入課程

Don't miss a beat!

New moves, motivation, and class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. 

We hate SPAM. We will never sell your information, for any reason.